2025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精品案例评选-江苏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
赣榆区民政局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
江苏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
一、项目概况
(一)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
1、项目名称:赣榆区民政局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
2、采购人名称:连云港市赣榆区民政局
3、采购标的:赣榆区民政局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
4、采购预算金额:468万元
5、采购需求:(1)为赣榆区辖区内的低保家庭及特困供养对象中的高龄、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线下居家上门服务。(2)为赣榆区在册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,并将探访情况录入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系统。
6、采购方式:公开招标
7、项目评审方式:线上
8、实施时间:2024年03月21日
9、主要操作流程:
(1)项目委托流程管理:委托填报(由采购人发起)-委托受理-委托分配-委托接收。
(2)招标文件编制:由采购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,经采购人审核确认后,编辑公告并发布。
(3)招标文件获?。呵痹谕侗耆说锹妓詹稍葡低诚略卣斜晡募?。
(4)开标:采购代理机构在交易中心通过苏彩云系统进行线上开标活动。
(5)资格审查:资审人员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。
(6)组成评标委员会:开标当日系统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,与采购人代表共同组成评标委员会。
(7)评标:评标委员会登录评标系统,依照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进行线上评标,出具评标报告。
(8)发布评审结果公示:评标结束后,系统自动将开标情况、资格审查结果等进行对外公示。
(8)发布中标公告及发送中标通知书:采购代理机构拟定公告和通知书,经采购人审核确认后,发布公告并向中标人发送通知书。
(10)合同网签及公告:采购人与中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在线签订合同,采购人2个工作日内进行合同公告。
(11)履约验收:采购人组织履约验收,上传相关资料,发布履约验收公告。
10、代理服务费收取情况:按苏招协[2022]002号文服务类标准的70%计取,47444元由中标人支付。
11、中标单位名称:江苏国药兴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
12、中标金额:458.64万元。
(二)流程与履约情况
1、关键流程说明
(1)文件编制: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文件进行编制,采购人需明确采购需求,包括服务的内容、标准、数量、质量要求等,调研市场行情,了解投标人资质、服务水平及市场价格等情况。拟定招标文件框架:包含采购公告、投标人须知、采购需求、评标办法、合同草案条款、投标文件格式等内容。其中,招标公告需写明项目基本情况、投标人资格条件、获取招标文件方式等;采购需求应清晰、完整、明确,不得有指向性或排他性条款。编制具体内容:根据框架,详细编写各项条款,确定评标标准,如综合评分法中,对价格、技术、商务、服务等因素设定合理分值权重;明确投标文件组成、格式要求及提交截止时间等。编制完成后,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内部组织审核,检查内容是否合法合规、逻辑清晰、无歧义,依据审核意见修改完善。
(2)公告发布:2024年03月21日发布公告
(3)专家抽?。河?024年04月11日下午五点进行抽取
(4)评审组织: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。评标准备:评标委员会成员熟悉招标文件,了解评标标准和方法、采购项目特点和需求等内容。采购代理机构向评标委员会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,如投标文件、澄清说明文件接收表等。初步评审:对投标文件进行资格性和符合性审查,检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投标资格,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。详细评审:依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,对合格投标文件进行量化打分或综合比较。推荐中标候选人:按照评标得分高低顺序推荐3名中标候选人,编写评标报告,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。评审结果复核: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对评审结果进行复核,确保评审过程和结果合法合规、准确无误。
2、质量与风险管控情况
组建专业的验收小组,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质量标准进行验收,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,要求供应商限期整改,直至验收合格。在采购项目前期,全面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,如政策法规变化、市场波动、供应商违约、技术难题、合同纠纷等。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,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,确定风险等级,如高、中、低风险,并制定应急预案。
3、信息化技术运用情况
(1)苏采云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,实现政府采购从采购意向公开、计划委托、采购公告发布、供应商报名、开标评标,到合同签订、履约验收、资金支付等全流程电
子化操作??晔痹谙呓饷芡侗晡募?,评委在线评审,减少人为干预,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,降低交易成本。
(2)数字证书与电子签章应用:运用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技术,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。供应商使用数字证书对投标文件进行加密和电子签章,确保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,同时确认签署人的身份。在合同签订环节,采购双方通过电子签章完成合同签署,使电子合同具备与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,简化合同签订流程,加快合同签订速度。
(3)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: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相关系统对接,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。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,可实时获取采购预算信息,确保采购活动在预算范围内进行,实现预算执行与采购业务的紧密结合;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,可整合资源,扩大信息发布范围,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,提高采购竞争度。
(4)采购数据分析: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政府采购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,包括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、中标金额、采购方式、供应商分布、商品价格走势等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可了解采购市场动态,为采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,如合理确定采购预算、选择采购方式、预测商品价格波动等 ?;鼓芊⑾植晒汗讨锌赡艽嬖诘囊斐G榭觯缂鄹褚斐2ǘ?、供应商频繁中标等,以便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。
(5)预警监测功能: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风险预警
模型,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。如设置价格预警线,当采购项目的报价超出合理范围时,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;对采购流程中的违规行为,如围标串标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进行监测和预警,及时发现并防范采购风险,保障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合法合规。
(6)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评估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,如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政策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等。通过分析相关采购数据,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市场的影响,为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数据依据,使政府采购政策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。
4、合同签订及履约执行情况
合同于2024年5月8日在赣榆区民政局由连云港市赣榆区民政局(甲方)与江苏国药兴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乙方)签订,并进行合同公告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作,严格把控进度和质量,确保满足采购需求。
(三)本项目无质疑与投诉事项。
二、项目主要亮点
(一)主要创新举措
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,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
量,满足其多样化养老需求。在实施过程中,各地不断探索创新,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:
1、多元化服务供给:打破传统单一服务模式,提供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康复保健、精神慰藉、文化娱乐等全方位服务。除助餐、助浴、助洁等基础生活服务外,还增设康复训练、心理咨询、法律咨询、代买代办等特色项目。
2、个性化服务定制:改变“一刀切”服务方式,重视老年人个体差异。在服务前,组织专业评估团队,综合考量老人身体状况、生活习惯、经济能力、兴趣爱好等因素,进行全面评估,为每位老人量身打造服务方案。如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,重点提供健康管理、用药提醒、定期体检等服务;对独居且喜欢社交的老人,增加陪伴聊天、组织集体活动等服务内容。
3、整合多方资源:构建“政府+企业+社会组织+志愿者”协同合作机制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,负责政策制定、资金投入、监督管理;企业凭借专业优势和市场运作能力,提供优质服务;社会组织如养老服务机构、慈善组织等,协助开展服务活动;志愿者提供陪伴、关爱等志愿服务。
4、智慧养老赋能: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。为老人配备智能手环、智能床垫、烟雾报警器、跌倒报警器等设备,实时监测老人生命体征、活动轨迹、居家安全等情况,异常时自动报警并通知家属和服务人员。老人还能通过平台一键呼叫,获取所需服务。
5、服务质量管控: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管体系,保障服务品质。制定严格服务标准和规范,明确服务内容、流程、质量要求;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,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客观公正评估;建立服务投诉处理机制,畅通投诉渠道,及时处理老人及家属反馈问题;将服务质量与服务机构资金结算、资质评定挂钩,激励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。
(二)采购需求管理开展情况
1、需求调研
(1)多渠道收集老年人信息:通过社区、居委会、民政部门的档案系统,全面收集辖区内老年人的基础信息,包括年龄、健康状况、家庭结构、经济条件等,初步筛选出可能需要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对象范围,为后续精准调研奠定基础。
(2)多样化调研方式结合:采用问卷调查、入户访谈、焦点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。设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康复保健、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求的问卷,广泛发放给老年人及其家属;针对行动不便或表达能力较弱的老人,安排专业调研人员上门访谈,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;组织不同年龄段、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代表开展焦点小组讨论,鼓励他们分享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期望和建议。
(3)多方主体参与调研:除了直接面向老年人调研外,还积极邀请社区工作人员、养老服务专家、医护人员、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参与。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本地老年人情况,能提供更贴近实际的需求信息;养老服务专家从专业角度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指导;医护人员能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,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需求建议;志愿者通过日常陪伴和服务,了解老年人的潜在需求。
2、需求编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
(1)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:严格参照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》国家标准(GB/T 43153 - 2023)以及地方相关行业规范来编制需求。在服务内容方面,涵盖生活照料、基础照护、健康管理、探访关爱、精神慰藉、委托代办、家庭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等七项服务,确保服务需求的全面性和专业性。
(2)精准化与个性化结合:在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共性需求的基础上,充分考虑个体差异,实现需求的精准化和个性化。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,为不同自理能力、健康状况的老人制定差异化的服务方案。对于失能老人,重点增加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的频次和强度;对于独居老人,强化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服务。
(3)量化服务指标与质量标准:为保证服务的可衡量性和质量可控性,对服务指标和质量标准进行量化。明确各项服务的频次、时长、人员资质要求等。同时,制定详细的服务质量验收标准,如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、第三方评估等方式,确保服务质量达标。
(4)征求意见与动态调整:在需求编制过程中,广泛征求老年人、家属、服务供应商、社区等各方意见,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完善。服务开展后,持续跟踪服务效果,根据老年人需求变化、政策调整、市场情况等因素,定期对采购需求进行动态调整,使服务始终贴合实际需求。
(三)政府采购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
本项目执行财政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《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》的通知(财库〔2020〕46号)、苏财购[2022]45号,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,符合文件要求的投标人应提交《中小企业声明函》。同时本次采购活动执行财库〔2017〕141号文件和财库〔2014〕68号文规定。
(四)采购人满意度调查情况
采购人对本项目的采购过程满意度优。
采购人名称:连云港市赣榆区民政局
地址: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镇海路3号
联系电话:0518-80629981
三、项目主要成果及启示
(一)经济效益
项目成交额为458.6400万元,与预算相比,节约资金9.36万元。
资金节约主要源于:一是充分的市场竞争,大量供应商参与投标,形成价格博弈,压低服务价格;二是采购文件的科学编制,明确服务标准与要求,避免因需求模糊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;三是采购流程的严格把控,减少了采购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和不合理支出。节约下来的资金可投入到更多养老服务项目的拓展、服务质量提升或覆盖更多老年人群体,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。
(二)社会效益
1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:为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、个性化服务。涵盖生活照料,如助餐、助浴、助洁,解决日常生活难题;基础照护,像排泄护理、用药照护,保障身体健康;精神慰藉,通过陪伴聊天、组织活动,缓解孤独感。
2、减轻家庭养老负担:使家庭成员从繁重的照料工作中解脱,能更专注于工作和自身生活。对于双职工家庭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庭,意义尤为重大。
(三)项目的实施带给我们的启示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、关注民生需求
该项目表明政府应密切关注社会民生需求,特别是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。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,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,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。
2、优化资源配置
利用政府采购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领域,实现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。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,吸引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竞争,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,同时也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。
3、促进协同合作
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涉及政府部门、社区、养老服务机构、医疗机构等多个主体,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才能顺利推进。这让我们认识到,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时,要加强不同部门和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4、规范采购流程
政府采购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有着严格规范的采购流程,包括需求调研、采购文件编制、招标、评标、合同签订与执行等环节。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任何政府采购活动时,都要遵循法定程序,确保采购过程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保证采购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。
5、加强监督管理
为确保服务质量,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要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、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,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
6、推动服务创新
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需求的不断变化,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。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,鼓励服务机构进行服务创新,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。